 |
西红柿
优质西红柿,本人负责代收。
|
 |
黄瓜
西红柿,黄瓜,豆角,香菜等.收
|
 |
苗猪
金威猪业面向全国供应苗猪。品种
|
|
|
 |
 |
详细信息 |
当前位置:首页
- > 详细信息 |
 |
气象局发冬季气候对农业生产影响及春季气候趋势 |
2007/3/9 9:59:00 |
冬季,全国大部地区气温明显偏高,越冬作物安全越冬;但气温偏高也导致越冬作物发育期明显提前,部分地区作物长势旺而不壮,抗寒能力较差。冬季北方部分麦区出现旱情,不利于冬小麦返青生长;广西、云南等地也一度出现旱情,农业生产受到一定影响。
春季我国大部地区气温的总趋势是将接近常年同期或偏高,有利于夏收粮油作物生长发育和春播生产;黄淮西部、新疆南部等地气温将比常年同期偏低,要谨防冬小麦春季冻害的发生。另据预测,北方大部地区春季降水将较常年同期偏多,利于夏粮产量形成和春播的顺利进行;但黄淮大部、云贵高原大部等地可能出现春旱,对农业生产有一定不利影响。
一、冬季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
1.冬季大部地区气温持续偏高,作物发育期提前,抗寒能力减弱 冬季(2006年12月至2007年2月),全国平均气温为-2.4℃,较常年同期(-4.3℃)偏高1.9℃,仅次于1998/1999年冬季的-2.3℃,为历史同期第二高值。冬季气温明显偏高,有利于设施农业生产节约能耗,提高生产效益;北方麦区冬小麦越冬状况良好,受冻死苗率低。但后冬气温显著偏高使全国大部分地区作物生长发育进程明显加快,冬小麦、油菜生育期提前5~15天,苗情呈现旺而不壮的局面,抗寒能力下降,如遇春季低温发生冻害的可能性增加。
2.冬季西北、华北、云南等地出现冬旱;后冬长江中下游出现渍害。
2006年秋季,我国中东部地区发生了大范围秋旱,至11月底华北、黄淮及云南部分地区还存在中到重旱。12月底,华北等地出现了中到大雪,使干旱一度得到缓和或解除;云南干旱持续,对冬小麦和蚕豆等作物的生长发育有一定影响。2007年1月,云南的干旱得到缓和,而华北、黄淮等地的部分地区干旱有所发展;至2月底,华北东部、西北东部、山东半岛、四川盆地及辽宁西部、重庆西部、广西南部、海南等地有轻到中度干旱,对冬小麦、油菜等作物的生长发育和春播有一定影响。
2月中旬以来,长江中下游降水天气较多,日照不足,部分地区土壤过湿严重,出现渍害,不利于冬小麦、油菜健壮生长。
3.冬季偏暖有利于病虫越冬
持续偏高的气温对虫卵、病菌的越冬存活十分有利,为春季病虫害的发生提供了较多的虫源和病菌基数。近期较高的气温,已使四川盆地小麦锈病、小麦蚜虫、油菜蚜虫等病虫害偏重发生,对冬小麦、油菜的产量形成构成一定威胁。
二、春季气候趋势及可能对农业生产的影响
据国家气候中心预测,2007年春季我国除黄淮西部、新疆南部等地气温比常年同期偏低外,其余大部地区气温接近常年同期或偏高。新疆大部、东北、华北、西北东部、四川盆地北部、江南东部、华南东部等地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多,其中河套东部、华北西部、内蒙古东部和新疆北部等地偏多2成左右;黄淮大部、云贵高原大部等地可能出现春旱。
春季大部地区气温接近常年同期或偏高,将有利于春播的顺利进行,也基本利于夏收粮油作物产量形成。但由于今年冬季气温持续偏高,使越冬作物生长发育进程明显加快,冬小麦、油菜旺苗比例较大,春季气温如果持续明显偏高,将可能缩短冬小麦穗分化时间,不利于小麦形成大穗;也将造成油菜抽薹过快,不利于提高产量。黄淮、新疆等地区春季气温将偏低,目前由于小麦发育期明显提前,作物抗寒能力下降,冬小麦发生春季冻害的概率较大。由于今年病虫越冬基数较大,春季偏暖气候易造成冬小麦、油菜病虫害发生和蔓延,将对夏收粮油作物的产量形成构成一定威胁。
春季北方大部分地区降水偏多,有利于冬小麦产量形成和春播。但受持续偏暖影响,北方冬小麦返青和土壤解冻期均提前,冬麦区和春播区的需水高峰期也会相应提前到来,西北东部、华北、黄淮东部的部分地区仍可能出现春旱,尤其是山东半岛可能出现秋冬春连旱,墒情不足将影响部分地区小麦春季生长,也将对春播生产产生不利影响。
南方大部地区目前墒情良好,春季大部地区降水略偏少,对农业生产影响不大。但云贵高原的春旱将对春玉米等作物播种、水稻栽插和其它作物的正常生长有一定影响。而江南东部降水偏多,部分地区仍可能出现农田渍害,不利于冬小麦、油菜健壮生长,也会影响春播进程。另据预测,长江中下游地区早稻播种期(三月下旬至四月上旬)天气条件大部时段较好,利于早稻播种育秧;但三月底到四月初有4天左右的低温阴雨天气,对早稻播种可能产生不利影响。
三、农业生产建议
根据今年春季气候趋势预测及其对农业生产可能产生的影响分析,结合冬季作物生长情况,农业生产建议如下:
1.夏粮产区春季应关注的问题或田间管理的重点:一是由于目前冬小麦抗寒能力较弱,初春冷暖变幅往往较大,各地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,防御倒春寒天气使小麦造成冻害。二是要关注西北东部、华北东部、山东半岛等地区春旱的发展态势,保证夏粮春季生长需水。三是由于冬小麦旺长严重,麦田管理的一个重要任务是采取措施,促旺转壮。四是由于冬小麦发育期明显提前,麦田脱肥现象较重,应加强田间水肥管理。
2、北方春播区由于今年回暖早,土壤化冻快,各地要早做春播准备,并要关注春旱的形势,预防春旱对春播造成影响。
3、南方农区春季旱涝不均,长江中下游地区近期降水持续偏多,须做好农田沟渠配套建设,减轻渍涝灾害造成的影响。云贵高原要及早做好抗旱保春播的准备。四川和重庆农区由于去年发生严重夏旱,塘库蓄水较少,土壤底墒不足,而冬春气温较高,所以也要密切关注干旱的发展态势,注意计划用水。
4、由于气温持续偏高,今年全国农区病虫害的发生形势不容乐观,各地要密切关注作物病虫害的发生发展动向,及时做好防治工作。 (中国气象局)
选自<中国农业信息网> |
[ 关闭窗口 ] |
|